图标
品牌研究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图标
在线办公
图标
图标
联系我们

地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

投稿邮箱 : ppyjzzs@163.com

品牌研究杂志社: 品牌研究杂志社

图标
首页
>
论文选登
>
浅谈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条路径
返回

浅谈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条路径

时间:2023/7/4 2:00:00  点击:133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实践。作为国之大计,教育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促进我国治理能力、体系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和推进国家创新、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严格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政策。针对现阶段教育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尽快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优化教育结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本文将针对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探究,希望能够总结有效路径,落实好相关战略政策。

关键词:教育治理体系;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路径

引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如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浅谈如下看法。本文首先探讨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作用,之后分析现阶段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最后,探讨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的有效路径。

一、探讨加快推进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需求,需要教育部门严格落实相关战略政策,做到思想、政治、行动的有机统一,加强对会议精神的贯彻传达。

首先,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是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表现。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是新形势下我党对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深化创新。教育部门应当把握好全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加强对会议精神的有效落实,严格遵循中央的相关要求,把握好历史机遇,顺利承接优势资源,为教育现代化事业创造充足的动力。

其次,落实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适应教育形势变化的必要步骤。伴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各级各类学校的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多样,人民群众对于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诉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教育规模的扩展、教育经费的增加,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教育的质量水平和公平效益。除此之外,教育人口的迁移流动、对外教育交流合作的迫切需要、教育理念方式的信息化发展,这些都表明我国的教育形式面临着复杂的形势,需要紧跟形势进行变化调整。

最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更加精准的破解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如此佳绩的原因在于,我国积极不断地切实有效推进教育管理方式改革。针对现阶段教育工作存在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不够完善等等相关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教育管理理念和体制的局限。理顺政府、社会、学校的相互关系,发挥好政府职能,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之间权责明确,解决好教育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局限,发挥好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针对性破解相关问题,需要深化落实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顺利完成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深化落实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在价值,认识到推进其发展的紧迫性,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坚持不懈,更好的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

二、当前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现实困境

教育是国之大计,与每个人的成长发展息息相关。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社会、学校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变革创造了更充足的动力。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发展的优势更加明显。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更新变化,国家治理面临的时空境遇也发生了显著变革。人们对于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多样化,原有的教育供给机制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应当清晰地看到教育治理不能停滞不前,需要尽快突破管理和治理等方面的局限,有所转变,严格遵循教育本質和教育发展的切实需要。然而,现阶段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尚未有效解决。

首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立法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教育治理制度创新的切实需要,也很难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地保障支持。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法治,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方法。科学完善教育立法,才能够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有关人员应当加强对教育公共治理的内在机制、内涵、实施途径等方面内容的分析,找寻优势资源,尽快推进教育治理法律制度的优化创新。社会为本位的法律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落实,权力缺少制约。针对教育治理主体的权利、责任等的规定不够完善,其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晰,难以有效维系,各主体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难以整合。

其次,多元主体之间存在互动障碍,有效的主体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政府作为教育治理的主体,需要为其他参与主体营造良好的环境,打造平等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同时,还肩负着引导其他参与主体发挥作用的重要角色,要为各个主体的参与提供充足的空间和丰富的机会。由于社会力量未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体的自主性不强,学校、社会组织和其他主体在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态度、行为等方面,仍受到政府一元管制模式的严重影响,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不够充分,集体行动力不强。

教育现代化治理的价值目标与实际情况有明显的差距。公民参与教育现代化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现阶段我国存在的区域、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影响了社会的分配公平,教育机会的分配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教育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不够均衡,城乡教育机会不平衡。由于某些制度存在缺陷,社会某些群体掌握教育特权。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城乡教育机会不够公平。由于社会分配的差距,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地影响。

三、探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要抓住“队伍”这个主体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教师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激发工作积极性,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升综合素养方面,主要抓“两个成长”。一是新入职教师的“迅速成长”。通过各种帮扶机制、培训机制,加快新教师角色转变速度,迅速独立开展工作,甚至在教学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同期教师的佼佼者。二是在职教师的“二次成长”。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和素养提升行动,使长时间停止专业成长或成长效果不明显的老师,重新获得专业成长,让他们更好适应新时代教育工作需要。在激发工作积极性方面,主要抓“两头”。一头抓正向激励。通过落实工资政策和各类奖励金、评选优秀先进典型,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一头抓反向约束。对违反师德师风规定和违法犯罪地教师,进行严肃处理,达到正风肃纪的目的。

(二)要抓住“改革”这个关键

改革是新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之一。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不断激发教育发展动力。在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上,要全面实施创新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在招生入学制度改革上,要坚持“划片入学”“就近入学”,同时更加关注、满足进城务工子女和特殊儿童就学需求,在更大层面上凸显教育民生公平。在教育质量管理改革上,要更加注重全面优质,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殊教育公平融合、民办教育规范提升、终身教育辐射服务持续发展。在管理体制改革上,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到“放活”“管住”“服务好”,减少基层学校行政干预,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依托智慧教育平台,为学校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此外,要更加关注农村“小”“微”学校,通过小片区管理机制,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三)要抓住“保障”这个要素

教育保障是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是做好教育发展规划保障。根据国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谋划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精心筛选建设项目,加快教育布局升级优化。二是确保财政经费保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给予优先保障,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优化财政教育投入机制,把钱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教育资金效益。三是争取社会对教育事业更多地支持。进一步宣传教育成效,营造全社会都信任、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在不断充实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基础上,给予教育事业发展更多的人、财、物支持。

结束语:

教育現代化以教育治理现代化为本质动力,是我国未来教育事业改革创新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教育活动要以社会发展的客观变化和实际需求,不断地更新、完善,针对教育体制、教育体系、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展开创新实践。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求教育治理的内涵着手,了解其运行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明确教育现代化的切实需求,加快对教育法律、政府管理模式、主体角色等多方面内容展开调整。建立起以政府、学校、学生和家长、社会组织多元主体之间协同合作为核心的规范的教育制度,各主体积极参与,协同合作,政府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为教育治理的根本变革创造长足动力。

参考文献:

[1]韩民.教育现代化与终身学习体系建设[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8):100-109.

[2]陈映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20(04):27-31.

[3]贺祖斌.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0(08):41-43.

中国人民大学林礼彪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品牌研究杂志社

2023/07/04

品牌研究杂志读者评论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
晒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