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品牌研究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图标
在线办公
图标
图标
联系我们

地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

投稿邮箱 : ppyjzzs@163.com

品牌研究杂志社: 品牌研究杂志社

图标
首页
>
论文选登
>
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返回

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3/1/24 2:00:00  点击:134


       

摘要:设计构思的过程是产品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的过程,在设计前要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本文以设计心理学为中心研究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情况,阐述设计心理学的基本含义并着重分析该要素对产品功能方面、外观方面以及色彩视觉方面的设计带来的影响和帮助,为产品设计的发力点提供新的参考和方向。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应用;研究

消费者看见产品的第一眼将对最终是否为产品买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包装、营销都会在产品的销售中发挥巨大的功能,而能决定客户是否成为产品忠实拥趸的因素是产品自身的设计功力,外在观感和内在使用感受将融合成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并成为产品的标签。

一、对设计心理学的认知

(一)产品设计的发展

产品设计也经历过逐步演化才变成当今的概念。在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带来生产方式的巨大转变,机械化生产因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良品率而逐渐取代手工生产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但大规模的机器使用在人类历史尚属首次,所以当时产品设计的首要条件是效率,产品的外观、色彩需要贴合机器的性能以保证机器永远工作在最佳工况,才能开足马力源源不断为市场提供大量简单甚至单调的产品,所以当时产品设计的理念是为机器服务,保证产品本身尽可能简单易生产,将“速度观”发挥到了极致。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全新的设备和生产制造技术层出不穷,同时机器的工艺被进一步优化、主力产能被进一步释放,产品贴近消费者、功能越来越实用,而后随着技术的完善和生产效率再次提高,过去那批“速度观”下的产品因为没有站在消费者角度进行设计而被淘汰,造型单调、色彩布局不当的产品也逐渐被人冷落,人们意识到消费者在使用需求得到满足后已开始追求心理需求的满足,所以设计者和生产者开始揣摩大众的心理和喜好,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外观造型更加夺人眼球的产品。从此心理学知识逐步在产品设计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使产品能在消费者手中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使用和心理的需要。产品设计由之前的“速度观”向“质量观”转变,设计心理学正式走入历史舞台。到了本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家厂商都有能力制造基本滿足使用要求的产品,产品的设计渐入瓶颈、同质化的现象较为明显。因此进一步研究产品设计中蕴含的心理学知识以贴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开拓产品设计的无限空间对设计开发适合消费者心理的产品大有裨益,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满意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助力形象和口碑的快速积累。

(二)设计心理学的定义

设计心理学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源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的著作《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此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种心理类学科,唐纳德对于产品设计方面出现的问题带给用户的困扰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并致力于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从消费者心理层面解决这些问题,帮助设计师挖掘和发现产品设计方面的缺点并探寻解决之道,让产品更加被大众认可和接受。从此Design Psychology——设计心理学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消费者熟知和理解,例如国内设计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李彬彬曾在自己的作品《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说道:“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学交叉的一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此外湖南大学赵江洪教授也对这一学科有过独到的感悟和解释:“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设计心理学有以下几个研究方法:①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直接观察用户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并将观察所得归纳整理的方法;②访谈法,即通过直接交谈了解用户的需求、个性和价值观的方法;③问卷法,事先将想要了解的问题体现在问卷内交给用户作答,再对用户的反馈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方法;④实验法,对产品的某一特定功能进行小范围调查研究时,创设实验所需的条件和环境对用户的心理变化进行诱导,从而控制变量进行研究;⑤案例研究法,此方法适用于某个特定的人或者群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表现出来的诸多特点的研究。通过一些专门的研究方法,设计者可以对设计现象背后的各种心理现象、用户的知觉原理、设计过程中的创造心理、产品与用户的交互体验、人格与设计风格的关系等各类心理学相关的研究对象进行高效、直接地调查和研究,从而从认知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感性心理学等方面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与提升。

二、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产品功能设计

功能是用户挑选产品的先决条件,设计心理学在产品功能设计方面的体现主要是结构、材料、工艺和成本四方面。结构既跟产品的技术性能息息相关,也会让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眼产生深刻印象并形成一定联想。例如挖掘机、卡车等产品的结构都比较结实、紧凑和粗壮,体现出自身力量感的同时使用户产生实用、耐用的心理联想;而跑车、高铁等产品结构趋向于光滑,则主要凸显的是顺畅感与速度感,由此可见产品结构的设计会对用户的心理产生直接联想。材料的选用也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密不可分,例如轻柔的材料一般用来制作衣服、坐垫等人们可以直接接触的产品,而坚硬、粗糙的材料则用来制作外壳、轮胎等不会和人直接接触但需要适用于各种适用环境的产品,由此可见,材料的选择需要符合用户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先进的工艺往往等于优良的品质,也和当前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不谋而合,大众普遍对工艺的规范性、科学性有严格的要求,这也反过来促使设计者和生产者打磨工艺技巧,用更先进的工艺方法来满足日益挑剔的用户的心理需求。产品的经济性也是现在不可忽视的产品功能之一,如果市面上的产品在基础功能、材料、工艺等要素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价格因素将对产品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量产品研发生产的成本和额外功能之间的取舍与平衡,将产品的经济性与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纳入设计因素之中。

(二)产品造型设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产品的外观造型投射到眼中反馈到心里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感受和评价。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产品的新颖、美观,拥有与同类产品与众不同的时尚造型,也要在产品的比例尺度和均衡稳定方面下足功夫。球鞋是备受年轻群体喜爱的新兴主力消费品,球鞋文化和球鞋市场正成为青春风暴,当球鞋的造型变得千篇一律时,Adidas Yeezy Boost 350 V2犹如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了sneakerhead的购物热情,出现了一鞋难求和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这其实就是设计心理学的有效利用和完美诠释,在千篇一律的休闲鞋版型中另辟蹊径,用犹如帆船一般的造型将用户的脚包裹住,让消费者一眼就能产生前卫、时尚、放松、舒适的联想和心理预期,再辅以成熟的boost缓震科技保证鞋子的稳定均衡,这样一件造型独特又脚感舒适的产品就诞生了,别具一格的外观自然而然引起路人的另眼相看,从路人转变为消费者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产品色彩设计

产品的色彩设计就是利用不同颜色对产品造型的加成以及色彩配合给人以精神刺激和享受来实现用户心理的满足感。研究表明不同的顏色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进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所以产品的色彩设计要尽可能利用这些心理学知识和规律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形象和功能。巧妙利用冷暖色可以带给用户不同的感受,在寒冷季节使用的产品往往偏向于红、黄等颜色以营造温暖的氛围,而在炎热环境使用的产品则可以使用蓝、紫色以降低人们心理上的酷热感;色彩的明亮程度则可以影响产品带给人们的轻重感受,亮度高的产品通常意味着敏捷轻便,而亮度低的产品则代表了厚重稳定;颜色的配合形状变化还能带给人们视觉上大小的改观,例如在衣服上使用黑白相间的竖条纹可以形成苗条纤细的感觉,而使用横条纹则会带给人们膨胀感;如果产品的特点是柔软亲肤,则柔和的配色是设计者的第一选择,如果产品想主打坚硬和耐磨,那么纯度和亮度高的色彩会用来表现硬度高的特质;色彩的选择还能对人们的知觉感造成影响,例如红色常用来引起人们警觉和注意,绿色代表允许和可行,黄色则介于两者之间用以表示一定程度的提醒。颜色的合理利用既可以让产品明艳动人,也能从心理上带给用户不同的观感,完善产品的形象和特点。

结束语:

在产品的设计中,心理学的应用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强有力的助力。设计心理学在产品的功能、造型和配色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研究设计心理学是产品设计和升级的前提,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功能齐全、辨识度明显、色彩使用恰当的产品也能进一步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向泽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广西轻工业 .(2008):128-129.Print.

[2]郭琳琳.“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戏剧之家 .(2017).Print.

[3]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赵江洪.设计心理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南昌大学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王戈岚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品牌研究杂志社

2023/01/24

品牌研究杂志读者评论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
晒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