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品牌研究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图标
在线办公
图标
图标
联系我们

地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

投稿邮箱 : ppyjzzs@163.com

品牌研究杂志社: 品牌研究杂志社

图标
首页
>
论文选登
>
新常态下大学生助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
返回

新常态下大学生助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

时间:2022/11/19 2:00:00  点击:66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出现新常态,正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中国所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主要集中于劳动力供给、产业结构、内需经济、生态环境和国外势力五个方面,针对上述挑战,我国近几年在经济方面已做出重大調整,采取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此同时,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在助力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也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提出了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专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助力脱贫攻坚,实现经济增长厚积薄发三种路径,以期提升青年大学生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所起到的助力作用。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新常态;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

中国于1978年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中国经济迅速崛起、飞速发展,仅用短短近32年的时间便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有专家预计,若能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将在2025年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经济出现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速不断放缓,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国所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愈发严峻。

一、浅析“中等收入陷阱”理论

世界银行按年人均GNI(国民总收入)为标准,将世界各经济体分为低、中、高三个收入行列。“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是世界银行通过研究分析以拉美、东亚等地区为主的众多中等收入经济体在向高收入经济体跨越时的艰难处境所得出的重要理论。2006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指的是许多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后,经济长期增长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或处于经济增长与回落的循环状态之中,长期徘徊于中等收入区间,难以进入高收入行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以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丰富且廉价为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注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加上政府的积极作为,经济迅速发展,先后进入中等收入行列,然而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力工资不断上升,其优势逐渐丧失,众多发达国家开始将外资转移到劳动力更为低廉的地区,且许多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存在缺陷、调整困难,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加之缺乏适应现代市场高速发展的创新能力,大多数中等收入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部分国家停滞在中等收入行列已有数十年。由此可见,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将是一个关乎国家命运、国家兴衰的重要关键点。

“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的提出为众多中等收入经济体敲响了“警钟”,突出强调了其对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性,这个“陷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分水岭,平稳跨越则国泰民安,一旦失败将深陷其中,损失惨重。

二、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在1979-2010年间,中国实现二元经济的充分发展,造就了“中国奇迹”。2010年,中国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正式进入到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社会进步将要面临一次新的跨越”【1】,这也意味着中国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更加严峻的挑战。

2014年在APEC峰会上首次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做出全面阐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通过研究分析众多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可知,我国正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关注我国将如何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挑战。

当前我国主要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人口红利逐渐丧失。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便是失去了二元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人口红利,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生育率下降、总抚养比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等现象,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这对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较大阻力;二是产业结构失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长期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粗放型经济,竞争力较弱,第一产业生产效率低下,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所占比重较小,且近年来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已丧失,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升级;三是内需增长基础薄弱,下行压力尤为明显。目前中国依旧是世界主要国家中消费率较低的国家,受传统思想等因素影响,我国居民大多倾向储蓄而非消费,“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未能形成良性循环,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2】;四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制约。改革开放中,我国出现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五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采取的种种限制措施。中国的和平崛起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警惕,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频频被提及。

针对上述挑战,我国近几年在经济方面已做出重大调整,采取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主动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如放开二孩政策以增加劳动力供给,延缓劳动力短缺;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以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缩小收入差距,激发内需活力;建设生态示范区、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打造“绿水青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共赢,树立大国形象等等,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能够顺利跨域“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必要保障。

三、新常态下青年大学生助力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分析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担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在助力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

助力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青年一代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一個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体现在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是否自觉主动、发自内心的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主要要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交流日益密切,思想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显著,当前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不断渗透,正极力抹黑中国、污蔑中国,这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还深刻影响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威胁了青年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对此,青年大学生应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在实践中观察中国、深入了解中国发展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导助力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二)强化专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被放在首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改变经济增速下降、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青年大学生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后备军,创新能力不可或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青年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其次要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思考与总结,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激发创新的灵感;第三,注意总结前人创新的经验与教训,避免“走弯路”;最后,善于利用已有条件,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创业活动,积极进取、敢于超越,为国家创新能力发展提供青年智慧。

(三)助力脱贫攻坚,实现经济增长厚积薄发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也是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之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在助力“脱贫攻坚”中任务艰巨。

2021年是我国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这一年对我国该如何防止致贫、返贫,巩固脱贫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青年大学生应积极作为,学习脱贫相关政策,了解我国脱贫现状,无论身处贫困地区还是较发达地区、身处乡村还是城市,都应发挥青年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乡村基层,大力宣传国家脱贫思想,转变部分群众的脱贫致富观念,探索脱贫致富和预防返贫方法,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强化脱贫担当,为在疫情形势下助力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解决经济增长的后顾之忧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11,(01)

[2]陈斌开.收入分配与中国居民消费——理论和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2,(01):33-49.

作者简介:

张晶晶(2000-),女,辽宁 朝阳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晶晶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品牌研究杂志社

2022/11/19

品牌研究杂志读者评论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
晒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