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品牌研究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图标
在线办公
图标
图标
联系我们

地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

投稿邮箱 : ppyjzzs@163.com

品牌研究杂志社: 品牌研究杂志社

图标
首页
>
论文选登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返回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时间:2021/12/19 2:00:00  点击:768


       

摘要: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不仅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资本市场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对国内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最近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融资现象就是侧重于股权融资。并且隨着近几年公司管理者的重视、学者对其研究成果的增多,公司中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占有的比例逐年得到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偏好上的现象主要由我国现今的国情来决定,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无论使经济发展状况还是市场经济的建设情况,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融资偏好;股权融资;资本结构

一、资本结构、融资结构及融资偏好的关系

第一,融资偏好对企业的融资结构起到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第二,公司管理者出于企业获利的角度,选择融资的主要方式。所以,企业资本结构所具有的特性与企业融资偏好之间也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企业在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时,不仅会考虑企业的资本结构,而且对于企业的融资结构也会给予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管理者所做出的融资决策。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一)我国上市公司偏好外源融资

“优序融资”中的融资顺序为: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以美国上市企业为例,美国企业外源融资与内源融资的比例为7:3。而国内上市公司采用的融资方式顺序与“优序融资”方式的顺序截然相反。国内上市公司首先会选择股权融资,其次为债权融资,最后会内部融资。

(二)股权融资占比高于债权融资

根据相关部门所公示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开始一直到2018年,在这一时间内国内上市公司股权平均占比一直高于40%,而债权融资连20%都未达到。由于债权融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用于抵扣企业的税率税款,这一特性并没有明显得提高上市公司对的重视,其占比仍然处于缓慢的增长状态。

三、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一)对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

国内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对股权融资的金额进行制定往往会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融资金额的界限来制定最高标准。企业在对融资方式选择时,一般会倾向于选择融资总额高的融资方式。由于最终所获得的融资资金可能往往会高于企业的实际需要资金,这就造成了基金的剩余情况。即使在实际融资过程中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融资,但是当融资资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划和监管,使得许多资金被滥用的现象,最终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情况的产生。

(二)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影响国内上市公司选择融资方式的另一主要因素就是公司的经营状况。股权融资相较与其他融资方式来讲,它不需要公司承担相应的利息,并且一旦企业进行成功进行股权融资后,会提高公司的股本基数。由于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在发生变化,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也并不稳定,因此上市公司想要通过生产经营或者一系列的投资活动获得相应的收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性。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许多上市公司还会出现负增长、零增长的情况。

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治理措施

(一)增加股权融资成本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融资成本,可以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而实现对融资偏好的有效控制。提高融资成本的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第一,当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时,相应的市场部门可以根据企业的信用情况增收一部分保证金。信用等级越高,则该上市公司需要缴纳的保证金金额则越低。通过这种缴纳保证金的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也对投资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第二,对股权融资的相关内容和规则进行细化,提升现金股利支付的水平。当上市融资成本增长到一定范围时,迫于经济风险以及公司实际发展需要,上市公司会站在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新选择融资方式。

(二)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股权融资不仅影响着公司内部的资金结构,同时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为股权融资,这也使得了企业内部治理中出现了“一家独大”状态。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这种治理结构非常不利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所以为了改善现有的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应当在融资选择时增加借贷融资、民间资本并购等其他类型的融资方式,稀释股权融资所占有的比例。积极发展培育机构投资者,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与支持,确保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可以行使一定的管理权力。

(三)完善资本市场

股票市场对于许多企业来讲是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上市公司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着“优胜劣汰”的选择。这种选择机制即为投资者筛选出存有优势的企业,同时使得社会资金使用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应当深化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债券的发行成本,提高公司债券在资本市场中发行的数量,逐渐加重在上市公司中债券融资所占有的份额,进而实现转变上市公司中融资偏好。除了增加债券发行的数量之外,还应当对债券市场中的审批监管机制进行完善,提高审批效率、加大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刘美凤.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财会探索,2018(2):76-77.

[2]朱皓.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

[3]郭璐, 魏成龙.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 对中小投资者利益影响的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030(009):170-172.

[4]唐华. 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035(006):182-185.

[5]李雪莲. 火电类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J]. 商讯, 2019(36).

作者简介:

李明星(1996—),女,汉族,籍贯:黑龙江伊春市,硕士研究生,会计学硕士,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大学李明星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品牌研究杂志社

2021/12/19

品牌研究杂志读者评论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
晒晒图片